top of page
搜尋

定期定額投資ETF(上)

作家相片: Chuang MinoChuang Mino

已更新:2020年12月3日

透過『懶人投資法』,你也可以是個投資好手


很高興上週數字力遊戲結束後,後續很多朋友詢問有關股市的問題。

由於時間關係當天無法分享太多,在這我再做更詳細的解說...


首先你先要清楚自己在投資上是屬於哪一種類型?

1.保守型-風險趨避者,較無法承受虧損。建議定存或壽險(俗稱:儲蓄險)佔投資部位50%以上,其餘資金可定期定額投資ETF。以上的方式都不用花時間做功課,俗稱:懶人投資法


2.中庸型-可接受一定程度的風險。建議50%資金定期定額投資ETF或境外保單或高評等債券/穩定配息股票,25%資金可以定期定額投資台積電(台灣之光,外資占比高,因此不太會跌,就算跌了也跌不深,也會很快的反彈),剩餘25%建議花時間做功課,篩選好股票,創造更好的報酬(有技術分析、價值投資...等很多派別)


3.積極型-風險愛好者。建議40%選擇定期定額ETF或穩定配息股票,30%美國成熟的科技股(FAANG之類的),20%研究具槓桿型商品(外匯、權證、選擇權、期貨...等等),但必須說這些商品,可以一個月賺100%,也有可能一週內賠50%,如果對市場是有一定的敏銳度,那它可以創造更多的報酬,但如果不是的話,盡量先從小部位開始練習(建議不要自學,去上課學比較快),剩餘10%歸類在『不知道可不可投』,可選擇近期較具話題性的股票(ex:TSLA, NIO, PLTR...等等),這些標的一天內都是漲跌5%起跳的,風險高,但報酬也很可觀。


4.消息型-愛喜歡聽別人說,自己都不做功課。可以多去逛菜市場,有很多大媽會報名牌~~~(強烈建議不要這樣啦😓)


當然以上這些建議只是大概,每個人都能依照自己的習性做調整。甚至有些人不是專注在股票市場,而是擅長於外匯、期貨、選擇權這類的商品,只要資金管理做好,我覺得就OK。不過需要釐清的一點是,好股票長期都是上漲的(何謂『好股票』有空再跟大家分享),而你股票的價值會隨著企業的獲利一起成長,但是外匯、期貨、選擇權...這些投資商品都是合約,獲利是在合約上賺取價差,既然是合約,表示有時效性,因此你的資產無法像股票(有價證券)一樣不斷地累積,但如果交易都能賺錢,有穩定的現金流,那也很OK。


定期定額投資ETF是一個『長期』累積資產很好且保守的方式,都適合每一位投資者,它們不太會跌主要原因有2個:

1.ETF的成分股都是該市場市值前幾大的公司,或者股價前幾名的公司,這些公司未必每間都是一等一,但不至於太差。就好像學生時代,學校的A段班,也有會鬼混的學生,但相信他們的成績也差不到哪去。以老闆經營企業的角度來說,都會竭盡所能把自己公司規模做大,從小型企業到大型企業,然後上市櫃,最終擠進百強的ETF成分股內,這樣不但有理子還有面子。由於A段的名額都是固定的,以台灣元大50這檔ETF來說,就只有50個名額(成分股有哪些看這裡 https://www.moneydj.com/ETF/X/Basic/Basic0007a.xdjhtm?etfid=0050.TW),所以當有新企業擠入A段班,代表A段班的最後一名必須被踢出,這些成分股的老闆都不想被剔除,因此會不斷把企業經營好,維持在一定的水準,學校A段班的平均成績隨時都可以維持一定的水準,這就是ETF不太容易跌的原因了。

2.美國無限QE+零利率%(什麼是Q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R82Xkmszsg)。原本只是無期限地印鈔票,現在是每個月買1200億公債(印鈔票還別人錢)為什麼世界可以讓美國印鈔票,印了又印,印了又印,印了又印...因為他是世界的老大,這是沒辦法的事。而印出來的鈔票,必須找地方竄,有很大的機會流入股市,資金的堆疊,導致股價上漲。你的錢不投資,別人也會投資,因此股價上漲、物價上漲,就只有薪水抗通膨😭。但這種漲法對股市是不健康的,就好像柯P幫全台北市的學生考試加分,每個人成績都很好,但這成績並非學生努力而來,所以當升(ㄐㄧㄣ)學(ㄖㄨㄥˊ)考(ㄏㄞˇ)試(ㄒㄧㄠˋ)的時候就掛(泡沫)了。股價漲多會修正,但物價漲多你也會被修正,如果不投資,錢會一直貶值,這就是為什麼一直覺得薪水不夠用的原因。


以上兩個很大的原因讓ETF長期上漲,獲利是可被預期的,至於獲利多少之後再做更詳細的解說,以美股來說SPY,VTI,VT都是不錯的標的,台股則是0050,0056... 希望大家都能理解。


P.S. 單純拿A段班學生的成績比喻ETF,大家會比較好懂。

 

標普500指數走勢



37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Copyright 莊勝元. Web designed by WixTW

bottom of page